《傅雷家书》读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聪的父亲——傅雷。在这一篇日记中教诲儿子要劳逸结合,不能想自己一样人老了就百病丛生。同时也希望服傅聪接触现实,观察体会伦敦的人情风俗。这样不仅身心得益,对他的音乐感受也有好处。
不仅如此,作为艺术家的他,为傅聪细致地解说了斯卡拉蒂音乐的特点,并为傅聪提建议——去大英博物馆学习。并且纠正了傅聪在写自己名字是时的错误,他的细心,让我佩服不已。
通过阅读这篇日记,我感受到了傅雷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以自身为例,教育孩子要尊重身体。文章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淡如水,我想,这才是家书的特点吧,浓浓的亲情化做一个个普通的文字,就想一杯茶,仅喝一口,体会不出来什么,可慢慢地品,就会发现如此醇厚芬芳!
《傅雷家书》读后感2
读过这本书,我在一字一句中深深体会父爱的伟大。这本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他虽有时是的的严厉,但这也就是他的独特之道。
在这本书中,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两个字坚强。傅雷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受了怎样的困难都要保持对艺术,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及对生活的热爱。傅雷并不仅仅是在教导他该怎样做。然而在字里行间仍可以透露出他也很想做孩子的朋友。当傅聪情绪低沉时,可以没有顾虑地向他倾诉。他为此也改变了许多,注意自己的说话态度,也深刻的走入儿子的内心等。对于这样一个好父亲,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同时也会从深处理解,了解孩子的内心。他虽严厉,但是心中牵挂的还是那个孩子。天下又怎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当他好几天没收到孩子写的信他的心情是多么得复杂呢?他也会担心。
“半个月却无从动笔,但一提起笔来真不知千言万语何从说起。”这句话体现了父母的辛酸。对于儿子,也有愧疚,虽严厉但也让儿子学会了成长。
《傅雷家书》读后感3
快要放暑假的时候,老师范本我们看一看《傅雷家书》这本书。没想到,读完以后,我竟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份家书包含了多少爱,而傅雷则在儿子出国学习到成家,写了上百封。傅聪就在傅雷夫妇这样的教育下,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许多家长急切的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忽略孩子的想法,说不通讲不过就“打”,使孩子更加的厌烦学习,恨不得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像马云那样的成功人士,但家长的教育方式正确吗?“打”“骂”常常会成为教育孩子的常用方式,用不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没有用心沟通,很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步入歧途。
有好的教育方式为何不去尝试呢?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恰当的方式去教育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5
傅雷家书这本书是我们这个寒假开始读的,这本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子女的信件。可它并不仅仅是一些信件,而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书。
整部书中充满父爱,思想与艺术。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了。
傅雷从多种身份,角度与立场同儿子对话,可谓“一人多角”。他与儿子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父子,他们互相学习,关系平等。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不仅显示出傅雷是个深情的父亲,他却更像是一个理解儿子的知心好友。
此书同样是一部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从文学到音乐,作者的思想无不独立而又深刻。
这部书不仅适合所有父母读,我认为更适合中学生阅读。它能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最重要的是能使我们了解到身为父母内心的想法与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6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
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仅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掩卷回想,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的领会,这便使我不禁想到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这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好书,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我们,傅雷在信中所写已成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家书》读后感7
读了傅雷家书,我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要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体点,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使他有勇气与力量,战胜耕种个各样的困难。
傅雷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很出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但它的涓涓话语中,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还有那么一点像唠叨的妇女。但他的唠叨却不同于一般人的水平,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傅雷的见解都为我们解说了答案。对名利的取舍,生活的哲理,艺术的本质,都好高明的火炬一样,重现星月。
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不少,也领会了傅雷的人品、文品、学品,以及他“先做人”,次为做艺术,再为做音乐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8
为什么信都是写给傅聪的?而没有写给傅敏的?
众所周知,傅雷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傅聪,一个叫傅敏,那为什么《傅雷家书》中全都是写给傅聪的信呢?当时的社会培养一个有成就的孩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傅雷二老生活拮据简朴,如果供养两个孩子当艺术家,那将多么难啊,所以他们选择了傅聪,或许因为他是傅敏的兄长吧。最终不出所料,傅聪成为了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但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傅敏呢?可能是因为傅雷认为傅敏不适合走有关艺术的道路,只是一位书生,可能也因此使傅雷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差异。那又是为什么只给傅聪写了家信,而没有给傅敏写呢?我猜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文化运动时期,正是因为付聪在国外留学,才使得他们之间的信得以留存下来。
总而言之,傅雷一家对孩子们没有偏爱,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让傅敏成才,但傅雷对他们的爱仍然相同,大爱无疆。
《傅雷家书》读后感9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从书中我看出傅雷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从来不宠爱自己的孩子,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爱国、淡泊名利的人。傅雷教育孩子先成人后成家,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傅雷的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都应该学习傅雷一家那种多沟通,多交流,互相理解的教育方式,这样孩子与父母才能互相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教育分为很多种,有如狂风暴雨一般把你淹没的,有如小鸡啄食一般灵动而有趣的,也有如傅雷对傅聪所做的一般。
读傅雷寄给傅聪的家书,我们读到了许多,有他对傅聪的思念,有他对傅聪的期望,更多的则是经验,人生的经验。
这本书也是有原则的,有坚持的。比如它所承载的人生信条,最基本的原则,等等。他在告诉傅聪,有些事要由你判断,但有些却不得改变。当然这不是没道理的坚守,因为这本书早已替他承受了后果。
傅雷的信中有一点再明显不过,那就是适宜交谈。在信中,人们往往能真正的交谈,透过层层面具的交谈,心对心的交谈。傅雷无疑在有意无意之间完美的利用了优点。
教育有很多种,能让人们所坚持的,大概就只有潜移默化了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傅雷家书》是傅雷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书信所汇编成册的一本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只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句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这句话告诉我,人不怕犯错,就怕逃避错误。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就算是神仙也无力回天,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时间也不会倒流。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认真思考怎么去弥补错误,怎么去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不敢正视。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翻开《傅雷家书》浓浓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傅聪出国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书表达出对他的学习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他的引导教育。
”先为人,次艺术家“这是傅雷先生在和傅聪谈到艺德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的问题。在傅雷的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如果再教导儿子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艺术家。以德为先,德艺双修,从《傅雷家书》中,这体现在父亲给儿子的点点滴滴。《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书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而在科技日与发达的今天,这个习惯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甚至摒弃。但看完《傅雷家书》以后,我非常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给自己的父亲,母亲,甚至长辈来写一份家书,也许寥寥几句,也许几句家常。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傅雷家书》主要是来自傅雷与他留学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的书信往来。
傅雷在家是一位严厉、负责任的父亲,在傅聪的童年时期,傅雷对他很严格,每天放学都会弹琴,但新鲜感一过,就会松懈下来,傅雷要培养傅聪做一流艺术家的,他不能容忍傅聪这样的态度。傅雷习惯于施行严苛的教育方式,还会与傅聪发生争执。
在傅雷的夫人给傅聪写的一封信里说到过傅雷这样做是有根源的,因为他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只见愁客,不闻笑声。在傅聪留学走后,傅雷反思感觉在儿子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很相似,在给儿子的信中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傅雷,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儿子成为朋友,跟上他的脚步,傅聪也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在傅雷的这些做法中,我看到了他的改变。
像傅雷那样严格的父亲有很多,但能像傅雷那样做出改变的有多少呢?在傅聪成长道路上,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六月拜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收录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于1954—1966年间写给儿子的家信。傅雷在书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音乐之美;聊儿子的比赛、生活;说自己的处境,讲社会、国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写在信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每一封家书都值得我细细地品、慢慢地读,它拥有着文学价值与人间美好的情感,读着感受到一位父亲耐心的全心全意的对儿子的殷殷教导。有温暖、有深度、有慈爱。
读完《傅雷家书》,我想想自己,不禁一触。天下父母之爱都一样深沉儿时年幼,并不懂得父爱的深沉。父亲去世多年,读着《傅雷的家书》似乎明白儿时出在读书时,父亲的严厉和教导。儿时只是觉得父亲很凶,回头看,父爱深沉,只是不善于表达。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要知道,听他们的唠叨,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们,珍惜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傅雷作为人父的成功和伟大,集中体现在他达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那就是——父子如朋友。他在其中一封书信中写道:“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的确,傅雷在家书中展现给我们的父亲形象,完全是一个严而不厉,能够心灵相通、思想相托的朋友式父亲形象。他对儿子没有普通父亲的高高在上和横加训斥,更没在教条式的训诫。他对子女充满父爱,热情、真挚而坦诚,父子之间在感情乃至精神上均可互相理解,互为慰藉。他能够在儿子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充满父爱的神奇之手,给儿子以温暖、鼓励,让儿子重拾自信,走出阴霾,沐浴阳光与雨露。傅雷经常以十分平等的语气向儿子傅聪提出人生忠告和人生哲理,细细品味,让人如沐春风,如遇甘霖,给人深深的启迪,受益良多。能够在工作之余长期互通书信,实则难能可贵,能够志同道合地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则更不失为我们作为人父或人子的典范。